导航

国际教育
Courses

做调研、种莴苣、制标本,石室中学北美AP课程2019乡村笔记川西行

  • 2019-09-05
  • 来源:

那些不能忘记的过去,

是对未来最好的向导。



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来到中国四川,多次深入四姑娘山、黄龙、贡嘎山、神农架等地考察,采集植物标本和种子、考察野生植物资源,把在这一地区采集到的全缘叶绿绒蒿、岷江百合、黄花杓兰等数百种中国野生花卉引种到了西方。1929年,其专著《中国——园林之母》出版,记录了他长期在中国西部从事植物收集活动的经历。


今夏,石室中学北美AP课程中心准高一新生在乡村笔记川西研学科考营导师史一帆(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的洛阳舞狮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追寻百年前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足迹,走进中国西部花园—川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达木村。探索不同海拔地区植被分布,拉样方,测丰度,用植物标本与植物图鉴记录百年生态变迁





他们的目的地是嘉绒藏族聚居地,那里的人们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从事何种劳作,民俗信仰是否依旧,又如何传承?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踏上了征途。


● 调研 


同学们首先分组,走进藏民家庭,进行田野调研。通过走访村民,听老一辈讲述嘉绒藏族的文化与传统。在晚上进行围炉夜话,分享各自的所见所思所得。

03.jpg

 劳作 


一大早同学们就扛上锄头,跟着阿嬷学习如何播种莴笋,顶着烈日如火如荼地劳动


在90年代,藏民们为了填饱肚子,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胡豆等粮食作物。近几年国家扶贫力度加大,他们现在主要种植莴笋,外销到成都。

但在选择种植方面,他们也只能赌当时的市场效应,好在最近几年收成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其他经济来源方面,主要是以三到四月的一些菌子和六到七月珍贵的松茸。

对于他们的家养植物方面,主要是以藏语的卡拉贝西(一种橘色的树莓)和大黄(可以防感冒,而且它的根茎可以加白糖食用)


04.jpg


在植物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进行了植物采集,为之后的植物标本制作做好准备。记录植物名称、科属、生长地经纬度等信息。


05.jpg


● 文化 



当地传统“阿鲁噶”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这种舞蹈的原因是原始的藏族居民认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自然给予的。以前的生存条件艰苦,主要是“看天吃饭”,所以人们十分敬仰当地的土地菩萨,财神和山神等等,希望神灵能够保佑,带来安康。整个舞蹈内容就是抽象展示他们所有的农作过程。



06.jpg


服饰特色:村民现在平时不会经常穿着藏服,会觉得不太透气。但是在每逢过节的时候必须穿,不然,就会被认为不尊重藏族文化。很多老年人的藏服是由自己手工制成。而藏服中最珍贵的也就是他们的头饰,因为他们的头饰大部分是由珊瑚、玛瑙、绿松石等制成

建筑特色:嘉绒藏族的家家户户都必须画上一种叫做八宝图的祥瑞之物,而八宝图的组成主要是:盒、玉、鱼、鼓板、磬、龙门、灵芝、松鹤。房梁上都要挂上一种叫做龙达的旗子。它是由蓝白红绿黄组成的,而且每一种的含义都不同,表达了对生活的期盼。过年时都要再重新换一副新的,就像我们汉族的春联一样。

而现在,我们很难看到原来藏族的那种老房子,因为近年政府开始帮助村民修建新房子,所以在内部设计中没有像老房子那么讲究需要放“神龛”。只是会在屋顶平台的一角处,放上一个类似于白塔的装饰,每逢出门干农活,或者有什么霉运时会向它烧香祈福。



● 感悟 


八天时间,既短又长。在村子里,孩子们有过不适与抱怨,但更多看到的是大家坚毅与认真的态度,特别是大家一起做活动时凸显出来的团队精神,相信这次行程一定会是三年同学生涯的美好的开端。我们这次去到的村子,可能同学们今生都不会再踏足,但是行程中的点点滴滴一定会对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位同学也都会有自己的感悟与收获。让我们看看学生视角的故事吧~


▶刘湘&竹书杭

伴随着一声声鸡鸣,我们陆陆续续的开始了今天的乡村生活。

我们带着锄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向着农田进发。一路上溪水潺潺,如小孩欢歌、像琵琶弹奏,时而缓、时而急。

峰回路转,晨雾涧散……前方一片辛劳的场景隐隐约约出现在我们眼前。大家都跃跃欲试——下田干活!紫红如铜的太阳嚣张的吞吐着不一会儿,额头间早已冒出豆粒般大的汗珠。这之间有人忍着疼痛,有人忍着热浪,但绝没有人放弃,都互相照顾,团结一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太阳早已落到头顶,同学们也疲惫不堪了,但当大家站在田埂上环顾四周的田地时,疲惫、痛苦瞬间消逝了,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花开在7月,但它却似骄阳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梦就在不远方,我要为自己拔锚起航!



邵乙皊&钮沛泽



天边,泛起了拥有东方兰草那般颜色的浪花。静望略带黄斑的玻璃窗,这样想着。

终于,今天的第一个活动,随着路上石块因走动而掉落所发出的阵阵“喀哒”声,开始了。

山歌阵阵,蓝衣男子指向远处蒙上一层神秘雾纱的草坝,“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目标!”,“好!”

“众人的理想宛如一颗颗水珠,终将汇成那名为实现的大海。”高山的杜鹃摇曳着,应和着这代表这我们精神的话语;高山的急流冲击着我们的灵魂,这并不会冲散我们的信心,那只会坚定我们的意志。挥洒吧!象征着我们青春的汗水;燃烧吧!我们不会枯竭的雄心!

“看!那是光明,我们终于找到了那比桃花源更易碎的美丽,却更加的真实。我们理想中的草坝!”

松茸丛丛而鲜萸,青草片片而芬芳。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去得很快。“该返程了!”

十五种植物,是属于草本植物的接纳才拥有的温柔,还是属于木本植物的繁茂才配获得的坚韧。而我们便是要向它们学习的那大自然最谦卑好学的孩子们。

夜晚,用它漆黑深邃的幕布结束了我们一天的劳累,却不失感触。真心的,走进乡村便遇见了另一个自己。



赵苏琰&孟以沐


当老师布置了让我们自己拍摄一部微电影的时候,我们就一直期盼着,想要动手实践实践,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微电影。我们整个小组也是信心满满,做好了为之大干一场的准备。

我们选的主题是:行走川西

前期,我们为剧本而出现了很多问题,没创意,却仅有心意的普通脚本而已。最后,经一致讨论,我们决定改版一个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网络作品。但由于之前考虑不周,我们在进行拍摄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毅然,决然地坚持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走自己的风格。

有了剧本,接着就是定演员,根据我们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性格情况,组员们统一分配了角色。刚开始的时候,演员们都有一点点青涩,后来都越来越大方,让我们在亲身实践中,一点点体验到了,每一个片段之后的辛劳,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认真付出的价值,以及和大家-起完成作业时的辛酸与快乐。

完成了拍摄,看着自己小组拍摄的微电影,虽然效果不怎么样,但是总觉得很温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回想整个过程在有困难时,我们还是非常失望的,因为我们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事件的了解。但我们的队友的很认真的分析事件、冷静的处理、快速高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让我刮目相看,我觉得以后我在处理生活中的的事情时,我会更加冷静,有清晰的思路去处理。我会把事情分成很多部分去一一处理。最后,老师让我们一起观赏所有同学拍摄的微电影。看到其他小组的作品,发现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好厉害,甚至拍摄的更好。但我们小组也有亮点,很生动形象的表现出自己角色的情感特点。在观赏微电影的时候,大家都十分轻松愉快,时而鼓掌时而爆笑。谈论着刚才的所见所想,分享着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

是啊,自己亲身参于的微电影才是最能令自己感动的。



陈语瞳&孙英杰


烟,好刺鼻啊。朦胧的梦乡好似蛛丝织成,它被炉烟所凝聚的灰刃划破了畅想。烟,它进入了木门的丝隙……

“快进来烤火。一会儿就要出发了”,再睁开眼我竟已经来到了老乡们的厨房。火星的温度因为人心的温暖使整个房间都洋溢着如暖阳般的温暖。“今天,也要努力啊!”

脚有点累,不过,听着大家欢快的笑声,力气也自然生出了。“看,就在那个山坡上!”,周围的人眼睛一亮。是啊,热腾腾的烤肉谁能不爱呢?

野餐的场景好似人间伊甸,它被柴烟所包围,我像再一次来到了梦境。温热的石板,丰富的菜品,配上大家爽脆的欢笑,时间流逝得也慢了起来。不过,正事也不能忘。

田野,蕴含着野性的美,不过也可以经过人手的创造,转而变为更具美感的艺术品。对于我们来说,艺术可以是自由的随想,也可以是包含我们一点童趣的派大星和佩奇,当然,歌颂我们醉于花阴的豆蔻年华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都代表着我们思维的行进。

藏服,它是一个民族的特色,也是这个民族因对世界的热爱而产生的奇妙宝物。今天,我们穿上了它;看着有些鲜艳的藏服,和伙伴对视一笑,我想我们也对这样的民族服装感触更深了

晦暗的黄色灯光,门口的寒风——热闹的锅庄舞步,暖和的火盆。有点即兴的节目,一点悠扬的歌声。笑着笑着,突然感觉有点鼻酸。

毕竟,明天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好想,好想再来一次这个承载着我们不少回忆的地方啊。



邓崴&李秋欢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

随着炊烟渐渐变浓

我们携着主人家情切的笑脸

离开了这个停留了5天的村子

坐上车

繁长的路程并不能阻止我们对于后面时光的期待

经过一段山路,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太阳渐渐大起来

我们走进了碉堡

古式的气息扑面而来

房间大多都有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厚厚的墙壁,规律排列的墙筋 …

这些都是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

晚上,坐在天台

繁星撒在天空,

银河嵌黑色幕布上,

白云片片,

鬼故事伴着游戏声

昆虫伴着尖叫

随着这一切

我们也渐渐熟睡



罗若菲&胡艺馨



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在清脆的敲门声中醒来了,开始了新的旅程。带着迫切的心情,我们匆匆的吃了早饭,扫除困顿的情绪,去收集叶片。炽热的阳光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刺鼻的氢氧化钠无法停止我们做叶脉书签的动力。在热气腾腾的空气中,我们卖力又小心的刷洗来之不易的树叶,希望能把这承载这我们小小心意的礼物 送给家人。在我们笨拙的手法下,一片片清晰的脉络逐渐体现出来,我们激动不已。下午,是离别的开始,老师怀着不舍的情绪,藏下了整整三百封任务卡,每一封信里,都藏着老师们对我们的信任与期许。我们在愉悦与不舍中找到了老师们辛苦藏起来的信封

最后,我们在与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彻夜长谈中,体会了这几天我们的汗水与笑容。我们怀揣信念,坚定的迎接新的一天的带来。




最后,再次感谢八天以来各位老师的陪伴与家长们的支持信任。个夏天,我们和飒爽的风一起跨过四姑娘山的残雪青云,沿着威尔逊之路的江往西行,穿过达维碉楼,前行在文明的旷野上。希望孩子们若干年后回忆起来,还能觉得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19.jpg